本帖最后由 小海不是海儿 于 2018-3-19 09:36 编辑
有一个地方你经常会去的——超市,但你可能没注意,超市中有一个巨大的细菌源就在你身边——购物手推车和购物筐, 这里面含有很多粪便里的细菌:大肠杆菌和粪大肠菌。
数据显示,购物筐底部霉菌检出率达69%、大肠杆菌为51%;手推车车底霉菌为37%;此外还有粪大肠菌。手推车、购物筐多久清洗一次,并没有统一的标准。有媒体调查发现,超市手推车、购物篮由超市负责清洗,常常是超市工作人员认为需要清洗了,才会清洗。而且并没有明确的监督部门。
而很多家长带着孩子逛超市,习惯性地把孩子放在手推车里,推着孩子走。其实,这一举动很容易让孩子沾染到购物车上的细菌,从而导致生病。
据外媒报道,澳大利亚昆士兰的一位妈妈逛超市时,把10个月大的宝宝放在手推车里,第二天宝宝就出现腹泻、呕吐、高烧等症状。医生诊断为感染沙门氏菌和脑膜炎,在医院治疗了10天才康复,医生指出,是超市推车导致了孩子生病。
专家建议, 逛超市用完手推车或购物筐后要及时洗手,或随身带消毒湿巾,把手推车或购物筐擦干净,以防感染细菌,导致身体不适。
>>逛超市这几点你要注意
1、少吃免费试吃食品 有些人逛超市爱吃切好的试吃水果、熟食、点心。但很多超市的试吃食品都摆在外面,没有任何遮盖;即便有遮盖,很多顾客吃完也不自觉盖上,令食物暴露在空气里。
而在一些人流量少的超市,部分试吃食品可能放置很长时间了,这都可能滋生细菌。所以,别为了占小便宜反而吃大亏。
2、拿货架最里面的商品 调查发现,货架最外层的商品被拿起来的频率最高,但很多人只是随手拿起来看一看,并不一定会买,因此容易沾染细菌。 像酸奶、牛奶之类的商品,最外层很可能是临近保质期的,建议大家拿货架最里面的。
3、熟食别放最下边
购物筐和购物车底部细菌密集,建议不要把熟食放在最下边,买回家的易拉罐和软包装饮料倒进杯子再喝。
4、生鲜和冷冻食品最后买
超市内的温度肯定比冷柜要高,如果先买生肉、海鲜、速冻食品,相对容易在结账前化冻,滋生细菌的可能性增加。所以,建议最后选购这类食品。
>>其实这些地方也很脏 1、键盘
键盘之间的缝隙“吸引”了许多食物残渣。研究调查了伦敦一家办公地点的大量键盘,发现上面的细菌数量要比马桶座高5倍。
2、砧板
即使是生熟分开的砧板,也很容易残留细菌,更不用说有的砧板切完菜切肉,切完肉切鱼……那细菌都要撒欢儿了。用刀切后,砧板上产生的沟、痕,更是细菌生存的理想场所。
3、手机
吃饭时玩,外出时玩,睡觉前玩,上厕所时也在玩,手机有时候揣兜里,有时候攥手里,有时候放包里,有时候扔桌上……这样能干净吗?
4、菜单
吃饭时,用来点菜的菜单,多少人翻过、多少个地方用过……所以这上面的细菌也不少。
5、钱币
香港城市大学研究显示,每张人民币平均含菌量17.8万个,5角、1元、1角面额的纸币,每张附带的菌数更高达1800万个。钱币在流通过程中接触人员众多,层次复杂,已成为致病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。
★一点小建议: ① 在用完ATM机这类许多人用过的东西之后不要马上进食。 ② 勤洗手,最好用洗手液。 ③ 定期打扫室内卫生。 |